陶瓷生产中色料发色力降低,这是什么原因?

2023-09-11

近来有朋友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他们公司在生产产品使用的色料,在实验室使用色浆烘干打饼观察,色料的发色与色料厂家的标准版非常接近,但到大生产时,却出现了较大的颜色差异。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笔者本身是色弱,对于色料的发色并不是非常敏感。因此,以笔者的推测,对事情本身进行了小分析。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实验室小试的过程,基本上是取浆料、烘箱烘干、打饼烧成。但在生产中,基本就是浆料过喷雾造粒、压制、烧成。如果色料本身没有出现波动的话,那么造成差异的原因基本上就在喷雾造粒和烘箱烘干打饼这两个步骤之间了。


对于烘箱烘干打饼过程而言,就是色浆在120℃以内,氧化气氛下烘干。而喷雾造粒,则是1000多度的热风烘干泥浆。塔顶温度往往在600℃以上,气氛则由具体情况决定。


色料大致上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氧化物色料,一种是包裹型色料,一种是固溶体型色料


这三类色料中,固溶体型色料最为稳定,不受气氛影响,价格往往也最高。氧化物色料价格低,如氧化铁红,很容易受到气氛的影响。包裹型色料居中,但包裹型色料也往往受包裹率的影响,即意味着被包裹的发色氧化物,不能确保都被保护起来,如锆镨黄色料,能达到12%左右的包裹率就是不错的产品了。在建陶产品中,坯体用色料往往以氧化物型和包裹型色料居多。


笔者猜测,在建陶具体生产过程中,其喷雾造粒阶段,气氛会局部不均匀,而且粉料与空气的接触程度远远比在辊道窑上烧成的接触程度高,因此,如果发色氧化物暴露在外,会容易受温度和气氛的影响而发生变色,甚至会发生色料熔解(这会导致色饱和度的下降)的现象。

因此,某些色料在喷雾造粒过程中,发生质量的变化是非常有可能的。而到了辊道窑烧成阶段,虽然温度会比在喷雾造粒塔内更高,但砖与热空气的接触主要就在砖表面,反而色料与热空气的接触程度较喷雾造粒塔内更低,因而反应导致色料质量波动的情况会小一些。

对这种问题的验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一些小实验来判断。

一方面是通过电窑内,控制气氛,并加热到喷雾造粒塔内塔顶温度来烘干浆料,然后打饼,来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色,来判断色料是否适合于生产厂家的具体生产过程。

另一方面,将烘干的浆料颗粒,加热至喷雾造粒塔热风温度,然后打饼观察颜色是否变淡,判断色料是否有溶解而导致色度下降。

当然,具体生产有具体的影响因素,如色料的质量毫无疑问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品质,属于主要因素。笔者上述文字皆为一些次要因素推测。如有不当,再次敬请谅解。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千智科技15859247011
  • 首页
  • 电话
  • 位置